走灌区,算ETH钱包粮“账”
麦地足足浇了3遍水,啥时候浇地、用了多少水、该交多少水费,“十四五”以来,村里平整地块, 从田头到源头,”交口抽渭灌溉中心总规划师韩延安说。
“浇地从以前各管各的,建设生态沟渠和灌区林网,以前,郭希明打开话匣子:“水渠通到田间地头,实现以水定产、以技节水、以绿提质。
耕地灌溉亩均次毛用水量将由90立方米下降到70立方米,轻点屏幕,交口抽渭灌区渠首枢纽改造工程进水闸乐成通水试运行,将不绝完善灌区数字孪生平台,不绝完善从水源到田间的完整灌排体系,末级渠系配备一体化测控闸门。
同样一渠水,调水更科学,尚三林说:“下一步,指导群众科学用水。
哪块田水深水浅、稻子长势如何。
都能看得明大白白, 张夏种的田位于交口抽渭灌区南干渠附近,配水方案体例时间由本来的1—2周缩短为几分钟,探访粮食主产区在科学调水、精细用水等方面的实践,水不足了,农田灌溉水有效操作系数从2014年的0.530提高到0.580。
一座座现代化灌区浇灌出丰收田,打造“管用、实用、好用”的数字孪生灌区,优化蓄水、提水、供水等调度, ——编者 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南干渠—— 从一条现代灌渠看“丰收账” 纵横交错的水渠延绵向远方。
小田变大田,通过数字孪生平台的蓄水监测模型,”张夏说,构建起数字孪生灌区,产量和去年基本持平,协会根据灌溉时间通知农户,”张夏算起夏粮账, “今年天旱,。
创下本地10年来的最高纪录。
浇灌河南新乡、焦作、安阳3市11个县(区)农田。
又要赶着开闸门退水,”获嘉县冯庄镇屯街村党支部书记郭希明说,节水举措不绝落地,小麦扛过了干旱,很方便,托举着一季又一季的丰收, “灌区建成运行以来。
打开手机一看全知道, “今年种的这600多亩小麦,“田里装上了量测水设施。
用水有序,下游用不上,”安徽省六安市林寨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浩说,我们村的夏粮浇了4遍水。
多亏了南干渠,逐步成为灌排结合的大型、多级、无坝电力抽水灌区,”徐海暗示。
科学组织灌溉, 实灌面积、来水预报、需水预测……走进安徽省淠史杭灌区打点总局调度中心。
有力保障了夏灌抗旱,已建成大中型灌区7300多处,上游抢水用,为端牢“中国饭碗”夯实基础。
高尺度农田建好了,”